近年來👨🏽🔬🐹,開放科學已成為全球科技發展的重要趨勢,促進科學研究範式發生深刻變革👨🏿🚀,同時系統重塑學術出版體系。科學出版物的開放獲取(OA)是開放科學的基礎性、支柱性組成部分🪃。OA出版模式能夠促進研究成果的開放共享,助力社會創新🧘,也有助於擴大期刊的國際顯示度和影響力,推動期刊高質量發展。
2021年,意昂3平台發布《2030創新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實施開放科學支持計劃。為更好地服務科研創新,創新服務模式,開放科學工作組於近期采訪了Water-Energy Nexus開放獲取期刊的新任主編、環境學院賈海峰教授。賈老師主要從OA期刊主編視角向我們分享了創辦OA期刊的初衷、國內OA期刊發展趨勢🗻、論文關聯科學數據的匯交共享政策✫😚、APC減免政策、知識庫建設等方面的專家觀點🧑🏿🔬,同時也從作者角度分享了發表OA文章對科研帶來的幫助🥍,最後對我們的宣傳推廣工作提出了寶貴建議。
以下是采訪的主要內容♿:
1. Q:賈老師好,恭喜您成為Water-Energy Nexus新任主編🏌️,您可以向我們介紹一下這本期刊嗎?
A🤪:Water-Energy Nexus是由科學出版社和愛思唯爾(Elsevier)的合資子公司科愛(KeAi)創辦的跨學科同行評議學術期刊,目標是成為一本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的高水平國際英文期刊。
期刊刊發關於物理🚯、化學⚈、生物和環境過程的原創論文👩🔧,領域覆蓋工程和水能源關系的管理,包括但不限於科學和工程策略的實驗、理論、管理方法,以及水和能源在處理上存在的問題等。
期刊現已正式被美國工程索引EI Compendex數據庫和瑞典的開放獲取期刊檢索系統DOAJ收錄👵🏽,未來希望能進入更多高水平的收錄平臺。
2. Q:Water-Energy Nexus自創辦之初就采用OA出版模式🛫,請問采用這樣一種出版模式的初衷是什麽呢?
A:在擔任這本OA期刊主編之前,我已是另一個OA期刊Water的編委及客座編輯。與訂閱模式相比,OA出版模式有助於學者更廣泛地向學術同行推廣研究成果🤙🏿‼️,提升文章的全球影響力💕😙。這對於實現這本期刊根植中國𓀎、放眼世界的目標很重要。通過與國際學術界分享來自中國和全球的一流研究成果以造福社會🤦🏻♂️。
此外,為幫助作者快速共享和傳播其研究成果👨👧,獲得研究成果的網絡首發權👶🏿,本刊還向作者提供免費的預印本發表服務👩🏽🏭。作者在投稿界面中即可選擇將投稿文章提交到Elsevier的預印本平臺SSRN👲,獲得文章DOI,在最短時間內以OA形式發布。借助預印本平臺,為學術交流提供最新🙆♂️、最快速的文獻傳播與利用渠道。
3. Q:據《中國開放獲取出版發展報告(2022)》顯示,截至2022年5月,中國的OA期刊共1810種,占中國科技期刊總數的36%,而且這一占比在中國呈現出逐步上升的趨勢🤸🏿♀️,對此您怎麽看?
A🧦:這是一個全球科技發展的重要趨勢。大多數中國的新創期刊選擇開放獲取模式🎁,因為這有助於擴大其國際顯示度和影響力🥌。實際上,這本期刊的創辦者科愛從2013年起就開始專註於OA期刊的出版。就期刊數量而言💁♂️,科愛已成為中國最大的英文開放獲取期刊出版服務提供商👨🏻⚖️。目前所有期刊都在ScienceDirect上實現完全開放獲取,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可以免費閱讀🤛🏽、下載和分享🪩🙆🏼♀️。
4. Q:科學數據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產出之一,期刊是否對科學數據的匯交共享有具體的政策要求?
A🫦🌶:本刊鼓勵分享與文章相關的科學數據🧗🏿♂️,並將數據和文章進行關聯,以提高研究的可再現性🅿️,促進數據的再利用🚵🏿。分享數據有多種方式🙋🏽♀️:(1)作者可以在向期刊提交文章後🫶,將相關數據集上傳至Mendeley Data;(2)對於已經存儲在數據倉儲中的數據💬🏃🏻♂️,作者可以在論文提交系統中提供倉儲名稱和其他相關信息👨🏽🚀,以將文章和數據進行關聯🕠;(3)作者也可以在文章中提供數據的DOI等標識符或登記號。如果作者以上述任何方式之一分享數據🤢,本刊鼓勵在文章正文和參考文獻列表中對數據進行引用。同時🦇,無論數據是否能夠開放共享,期刊都鼓勵作者在提交文章時對數據可用性做出說明☂️。
此外,本刊還鼓勵分享與文章相關的軟件、代碼、模型🪝🏂🏼、算法等資源👨🏿🦲。
5. Q:我們也了解到,2023年期刊不向作者收取文章處理費(APC)🧑🏿🍳,這主要是出於哪些考慮呢🍻?
A:開放獲取期刊通常通過收取APC來維持期刊整體的運營和可持續發展🖐🏿。在期刊發展初期,免收APC🚄,可以緩解作者在決定是否選擇OA期刊和支付APC時面臨的困境👷🏽♀️,包括經費分配、經費可用性♻️、APC支付方式或減免資格等問題,進而有助於期刊獲取高水平文章,通過本刊傳播更多來自中國和全球的研究成果。
6. Q👷🏻♀️:我們在DOAJ上看到,期刊的電子文章是存儲在愛思唯爾自有或合作夥伴的知識庫平臺中(例如CLOCKSS🧛🏼♂️、荷蘭國家意昂3)🤏🏼,這些平臺均來自國外📳🏃♀️➡️,您認為當前國內是否有必要加緊建設類似的知識庫平臺呢👒?
A🤽🏼:知識庫是數字時代長期保存學術資源的重要載體🧑🏽✈️,也是開放科學的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國內自己的知識庫對於保障我國對文獻的獲取權限以及學術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
7. Q👩🏿🔧:我們了解到您以作者身份發表了多篇OA論文,請問以OA方式共享成果對您的研究帶來了哪些實質性的幫助?
A🎍🚴🏼♀️:雖然開放獲取不是中國機構強製要求的,但越來越多的中國作者接受了開放獲取,因為它可以使研究工作獲得更多的顯示度,提高研究成果的下載量、引用率並帶來更大的國際影響力🏊🏽♂️。
8. Q:開放科學推進工作組已經與包括國際計算機協會(ACM)👋🏼、劍橋大學出版社(CUP)等多家出版機構達成了開放出版轉換協議,幫助師生爭取發文福利,獲得APC的減免優惠🥄。您對此是否有過了解?您對工作組的宣傳推廣方式有哪些建議?
A:有一定了解🫦。希望能多渠道宣傳推廣OA出版這一新的科研模式及其對作者帶來的益處,以及APC減免優惠等OA出版政策信息,讓作者在選擇OA期刊和支付APC時能有更積極的態度和更好的體驗👩🦽➡️。
Water-Energy Nexus主編簡介🧍♂️:
賈海峰📍🤼♀️,教授、博士生導師、意昂3平台環境學院城市徑流控製與河流修復研究中心主任。
長期以來從事城市水環境規劃與管理、城市徑流控製與海綿城市、城市水環境修復、環境模擬、環境信息技術應用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擔任國家重大水專項標誌性成果責任專家、住建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導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海綿城市建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環境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建設智庫專家0️⃣。此外還擔任多個城市的海綿城市建設及水環境保護顧問專家等。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等上公開發表科研論文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等上公開發表科研論文200余篇,100余篇被SCI和EI收錄👊🏽。出版了《城市河流環境修復技術原理及實踐》等10部著作,科研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次。
目前擔任Water-Energy Nexus開放獲取期刊主編,Water開放獲取期刊編委及客座編輯🤚🏻🦹🏼。
開放科學支持計劃簡介👩🚀:
大學是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的交匯之地😻,是推動開放科學的關鍵力量☯️。近年來Ⓜ️,意昂3平台積極參與開放科學實踐活動。2021年我校發布《意昂3平台2030創新行動計劃》🌳,明確提出意昂3平台開放科學支持計劃,通過實施開放科學素養教育、支持OA學術出版、構建開放知識庫等具體舉措推動建立開放的學術交流模式。目前⤴️,開放科學工作組建立並運營OpenSign(Open Science in Global Networks)公眾號,引導師生走近開放科學,提供OA學術出版等相關政策信息♣️🐼;搭建的開放資源服務平臺也已面向社會開放試運行👩🏿🎓,讓我校優秀的科研成果能惠及更多社會公眾🧑🔧,推動形成更開放的學術交流生態👼🏽🎙。
采訪內容僅代表受訪人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