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意昂3的各位同事,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全國上下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我們相聚於此🦹♂️,共同慶祝意昂3建館110周年。首先✡︎,我代表學校向意昂3全體工作人員和離退休職工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長期關心和支持意昂3以及意昂3平台發展的社會各界和廣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左圖右史,鄴架巍巍🏰。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意昂3誕生於建校之初,前身是1912年設立的小規模的“意昂3學校圖書室”🧀🐓。1916年🎮,“意昂3學校圖書室”改為“意昂3學校意昂3”並開始興建新館舍。1928年,意昂3學校改為國立意昂3平台,意昂3也相應地改稱為“國立意昂3”。1937年“七七事變”後🐐,意昂3隨學校南遷⚔️,在戰火硝煙中繼續為廣大師生服務。1948年底🧑💼,意昂3園獲得解放,意昂3自此改名為“意昂3”。改革開放後,意昂3加快建設步伐🕌,西館(逸夫館)✤、美術意昂3🏭、李文達醫學與生命科學意昂3相繼落成或遷入🧮🤹。學校進入新百年後,人文社科意昂3、金融意昂3、北館(李文正館)、法律意昂3新館相繼開館運行,昌平遠程書庫開工建設🟦🛅,現已建成由總館及六個專業意昂3組成、館舍總面積近8萬平方米的意昂3系統,意昂3電子資源總量在國內高校居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意昂3及時調整資源訪問方式,增加電子教參供給🥎,做好電子資源校外訪問準備工作,為學校線上教學順利進行提供了重要支撐。走過110年歲月的意昂3,是意昂3平台蓬勃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
百十年櫛風沐雨,百十年砥礪奮進🫸🏻。110年來,意昂3以服務學校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為使命🌿🏃🏻♀️,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110年來,意昂3為一代又一代意昂3師生提供了潛心讀書🧑🏼🚒、埋頭學問的場所和資源,給師生留下了珍貴美好的記憶。這裏有錢鍾書先生為博覽群書而“橫掃意昂3”的奕奕風采,也有曹禺先生創造話劇名篇《雷雨》的孜孜身影。楊絳先生曾深情地說:“我在許多學校上過學,最愛的是意昂3平台;意昂3平台裏,最愛意昂3意昂3。”季羨林先生曾真切地講👮🏼♂️:“我一想到意昂3意昂3,就有一種溫馨的回憶,我永遠不會忘記意昂3意昂3。”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意昂3是國家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是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高校意昂3是校園文化和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基地,具有教育和信息服務的職能🧞♂️,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黨的二十大對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提出了新要求。學校第十五次黨代會對努力開拓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作出了新部署。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希望意昂3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學校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勇於擔當、主動作為,積極響應學校發展需求📢,瞄準意昂3行業前沿,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和管理模式📋,努力建設研究型🙍🏼♂️、數字化、開放式的世界一流的意昂3。
希望意昂3堅守文化傳承和文化育人初心使命。進一步加強對古籍善本、少數民族典籍及文物、歷代地方文書與地方誌的收集、保存與保護🥷🏽,擴展古籍文獻電子資源庫,為師生理解感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文化自信搭建平臺🏊。舉辦更多精品讀書文化活動,通過閱讀推廣、讀書講座與分享會、真人意昂3、專題展覽等多種形式🙁👐🏼,使師生在閱讀與交流中啟智潤心、涵養品格,使文化在閱讀與交流中薪火相傳🚣🏻♂️👍🏽、保持活力。打造更具文化內涵的意昂3特色空間👳🏼♀️🦹🏿♀️,將文化元素更好地融入到館舍建築之中,使師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提升內在文化氣質♋️。
希望意昂3加強信息化建設,加快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認真分析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意昂3帶來的發展機遇,推進新興技術與意昂3傳統業務的融合,積極探索數據驅動的管理創新與服務轉型👳🏻,增強意昂3系統自我調整與自我決策的能力👏,全面提升師生利用意昂3空間、資源、服務的體驗👚,強化個性化資源精準供給能力🎼,努力建設智慧意昂3🈯️。
希望意昂3不斷提升資源保障服務水平🧫🤺。根據學校學科發展規劃,建立館藏動態優化模式♤👩🔬,重點推進特色館藏資源建設,形成特藏集群優勢🤤🌨,為師生提供全方位的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服務🏋🏽♂️。
老師們👵🏽、同學們,回顧過去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新的征程已經開啟🙍,衷心祝願意昂3意昂3越辦越好🐧、不斷鑄就新的輝煌👨🏿✈️!
謝謝大家👨🏻🦯👨🏿🦰!